福鼎新聞網訊(夏巖緣) 初冬時節,走進福鼎市疊石鄉,一條寬闊平坦的瀝青路在視線中央鋪展,嶄新的標識線一目了然,美觀簡潔,車輛、行人有序通行,整個街景煥然一新。
道路“白改黑”在提升山鄉“顏值”的同時,也讓當地群眾的生活幸福感直線飆升。“以前我們這的路是水泥路,和隔壁浙江段的路況差距挺大的,現在這瀝青路修起來,路況好了、環境美了,大家都很高興。”疊石鄉居民溫興權說。
據了解,疊石鄉地處閩浙交界,與浙江省泰順縣彭溪鎮、雅陽鎮接壤。一直以來,連接泰順和疊石的富察線是兩地群眾往來的主要通道,而疊石鄉集鎮道路正是富察線的重要路段之一,但由于路權問題,疊石鄉集鎮道路始終未能進行提升改造。
改變,源自“邊界黨建”的助力。近年來,疊石鄉根據“地域相鄰、優勢互補、共建共享”的原則,與泰順縣彭溪鎮、雅陽鎮相繼簽訂“省級黨建聯盟”共建框架協議,在邊界支部共建、基礎設施、平安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協作共贏合作機制。
“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,疊石與泰順受限于不同省份縣市,兩地在合作互通上有所不便,開展‘省際黨建聯盟’共建對我們打破地域限制,協作解決歷史遺留問題,更加深入全面地開展合作共建有巨大的意義。”疊石鄉黨委組織委員林云埕說。
去年,在“邊界黨建”有力推動下,疊石鄉集鎮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正式動工。其中,疊石鄉負責道路路沿石、污水管道鋪設等基礎工程,泰順縣交通局負責瀝青路面鋪設工作。在雙方配合協作下,今年10月,疊石鄉集鎮道路提升改造正式完工。與此同時,疊石鄉還以集鎮道路提升改造為契機,同步推進集鎮周邊鄉道提質升級,共計完成約400米鄉道“白改黑”,有力改善了集鎮生產和生活環境。
黨建引領,鋪就邊界“同心路”;優勢互補,繪就產業“共榮圈”。近年來,疊石鄉還積極圍繞邊界產業的共同性和互補性推進鄉村振興工作,重點以邊界華東大峽谷國際旅游度假區項目和氡泉酒店為連接點,共同創建“生態旅游”黨建聯盟。
去年5月,疊石景藍康養中心正式投入運行,該中心由疊石敬老院與溫州大峽谷氡泉大酒店合作成立,項目由溫州景藍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,總投資約302萬元,其中,疊石鄉各村投資150萬元,參與項目本金回收和固定分紅。
“我們積極利用疊石、泰順交界的地緣優勢,在為游客提供旅游居住服務的同時,也為游客定制周邊游覽服務,充分將兩地的旅游資源進行融合,極大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。”疊石景藍康養中心負責人李多寶說道。
依托于閩浙交界處優越的自然山水資源和成熟完善的行業服務,如今,疊石已成為許多省內外離退休長者康養旅居的熱門選擇,“住在疊石,暢享閩浙”的康養模式不僅為山鄉拉來了大波客流,還解決了當地部分勞動力就業問題,帶動當地群眾發展民宿、餐飲等第三產業,同時增加了各村的村財收入,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成功“開渠引流”。
疊石集鎮道路的“大變樣”和康養產業的“落地開花”只是“邊界黨建”碩果中的兩個縮影。近年來,疊石鄉還通過“邊界黨建聯盟”,持續與泰順縣彭溪鎮、雅陽鎮在環境聯治、鄉風共治、綜治聯防等方面開展合作。開展省際黨建聯盟“兩最”環境整治聯合行動,建立起省際環境整治聯合長效機制;在閩浙兩車頭村開展移風易俗共建合作,強化鄉風共治;搭建邊界平安創建工作平臺,建立共享共用的信息分享機制,強化平安共建……一系列聯治共建活動的開展,讓邊界治安持續穩定,邊界糾紛大幅下降、文化聯誼更加緊密,黨建協作更加融合,群眾交往更加密切。
“下一步,我鄉還將依托閩浙邊界黨建聯盟,緊抓‘新時代閩浙邊合作發展先行區’創建契機,圍繞泰順縣雅陽鎮華東大峽谷氡泉旅游度假區項目,以疊石景藍康養中心為模板,引進社會資本,發揮疊石現有景觀、生態水系等自然資源,實施邊界黨建促產業發展,打造康養疊石。”林云埕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