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鼎新聞網訊(葉菲菲)11月15日,我市特邀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、福鼎市收藏協會首屆會長、福鼎餅花制作技藝傳承人馬樹霞老師走進校園,為山前小學四年級學生講授“福”文化知識。
“今天跟同學們分享一下我們中華民族‘福’文化的含義好不好”,“好",“今年是虎年,虎跟福是諧音,同學們看這一幅餅花,外面是一個巨大的福字,里面還含有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個福”……講座中,馬樹霞老師通過展示一張張餅花、年畫及福文化民俗器物,繪聲繪色地從福文化的含義、非遺傳承中的福文化、民俗中的福文化、福茶中的福文化等方面進行深入淺出、形象生動的闡述“福”文化知識,給同學們獻上了一場別出心裁、精彩生動的《虎年說?!穼n}講座,讓同學們大開眼界,對“福”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。
"餅花美不美?大家想不想親身體驗一下制作福鼎餅花和年畫”,“想”,講課現場,馬樹霞老師和同學們踴躍互動,同學們聽了馬樹霞老師細致又生動的講解后,為“福”文化嘖嘖稱贊,迫不及待地進行嘗試。“大家要先用墨水或印泥均勻地刷在鐫刻圖案的木板上再鋪上白紙,從中間向四周按壓……”隨后,在馬樹霞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非常認真地嘗試了制作,現場拓印了"壺(福)"字餅花和蘊含“福”文化含義的"財子壽"年畫,感受著“福”文化的魅力。
同學們紛紛表示,感謝馬樹霞爺爺的精彩授課,讓他們受益良多,進一步了解“福”字的多重含義和歷史淵源,領悟“福文化之美”,希望以后能多參與此類活動,增長見識。
“‘福’在中國文化中的含義不僅是物質滿足,更是精神層面上的滿足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福鼎作為福建五"福"城市之一,更是“福”文化深厚。”馬樹霞表示,在福鼎,無論是摩崖石刻的“福”字,民間磚雕、木雕上的“福”字,還是日常茶具、茶餅上的“福”,有形無形的“福”文化一直延續至今,開展此次活動的,目的是使同學們近距離感受了“福”文化的獨特魅力,傳承好“福”文化。
據悉,本次“福”文化進校園活動由中共福鼎市委宣傳部、福鼎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,福鼎市歸國華僑聯合會、福鼎市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協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