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鼎新聞網訊(蔡麗軍)福鼎市把蔬菜作為秋冬農業助農增收的重要支撐,以市場為導向,調優品種結構,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蔬菜產業,發揮“短平快”產業優勢,有序開展冬季種植熱潮,實現“以短養長、長短結合”的產業發展模式。
在茶塘社區鼎裕農業蔬菜基地里,田野上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地,隨處可見農戶忙碌的身影,農戶們抓住秋冬季節時間差,在收割完水稻后,迅速翻整土地,種下西芹、蠶豆、球生菜、空心菜等各種蔬菜作物,一旁的農技人員手把手指導農戶按量按地栽種,使“冬閑田”變“產業田。
冬季種植工作的開展不僅讓土地得到充分利用,還有效帶動周邊群眾就近務工,拓寬群眾秋冬季節增收路子。正在田間澆水的橫塘村農戶林秋梅告訴記者,村里有許多和她一樣需照顧家的留守婦女,現在來基地務工不僅能顧家,還能一天得到一百塊工資。“現在入冬了,家里的秋收已結束,正好這邊蔬菜基地種植蔬菜,我就過來務工了,現在我一出門就能務工,每天還有100塊左右的收入,顧家賺錢兩不誤嘛。”林秋梅說。
“我們緊扣產業發展八要素,按照‘公司+基地+技術+農戶’的運營模式打造高產高效蔬菜種植示范基地。目前蔬菜基地面積約500畝,通過土地流轉、到基地務工等方式幫助群眾68戶216人增加收入。”福鼎鼎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藍春建表示,“我們的蔬菜是通過訂單生產方式與超市、農貿市場簽訂合同,拓寬了銷售渠道。上一季我們種了茄子,這一季我們實施種植西芹、球生存、藍花菜,全部已經進行移栽 ,計劃在春節前上市。”
入秋以來,福鼎市提前謀劃好接茬種植和農業生產資料,大力推進蔬菜產業發展,不斷提升土地利用率,充分利用秋冬田地資源,協調土地推廣冬季蔬菜種植,擴大田地的增收效益,實現群眾綠色過冬,進一步推進農田變“閑”為“寶”,激發產業新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