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鼎新聞網訊(蔡麗軍)眼下正是甘薯的起挖季節,福鼎5萬畝甘薯陸續迎來收獲季,田間地頭到處都是農戶忙碌的身影,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。
在店下鎮亥窯村的甘薯種植基地,新鮮采挖的甘薯一排排擺在地頭,顏色鮮艷、個大飽滿。種植大戶朱照棋今年種植新品種“甘薯604”130多畝,這兩天收成后馬上開始冬種生產。
“今年由于干旱,產量沒有去年那么高,但是每畝產量還有5000多斤,大戶補貼種甘薯和種水稻是一樣的,每畝補貼700元,甘薯收完以后,馬上就要種蠶豆。”種植大戶朱照棋
海田村村種植戶鄧德命栽植甘薯已有二十來年時間。老鄧說,甘薯作為經濟傳統作物因種植技術簡單,產量穩定,一直深受農民朋友的喜愛。去年他家10余畝甘薯收成不錯,今年增栽了20畝。
今年甘薯不僅好,銷路也不愁,這讓鄧德命甚是滿意,“甘薯下種時都已經被管陽鎮一家企業預定,一斤五毛,一畝能收成2500元,總共能收入5萬元左右,明年還想多種一些。”
甘薯是福鼎市主要農業產業之一,也是福鼎市第二大糧食作物,發展甘薯產業對于保證全市糧食安全、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大意義。近年來,我市農業部門通過引進、試驗與示范摸索,篩選出了福薯604、普薯32、煙薯25等一系列適合福鼎種植的新品種,連續在疊石、管陽、太姥山、店下等鄉鎮建立甘薯新品種試驗示范片,建立以“技術團隊+農技專家+科技人員+示范基地+示范主體+田間學校”的推廣新模式,全面提升甘薯產量、品質和效益,今年甘薯種植面積5萬畝,產量占全市糧食總產量將近30%,全市有甘薯種植合作社10多家,加工企業30多家,已形成淀粉、粉條、粉絲等深加工的全產業鏈發展,促進農民增收致富。